天天短訊!「“三夏”生產一線見聞」陜西:搶收搶種保夏糧
【資料圖】
近期,陜西各地小麥陸續成熟,卻遭遇“連陰雨”。陜西省自6月1日起在全省開展為期20天的搶收搶種大會戰。
“最近雨水多,收割機的易損件要多帶,遇到倒伏的麥田,要調整撥禾輪的角度……”近日,記者來到銅川市耀州區孫塬鎮孝西村,耀州區新興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負責人馬愛國正同社員們對收割機、拖拉機進行檢修。
5月下旬以來,銅川市各區縣對2000余名農機手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培訓,及時公開“三夏”機收機播24小時熱線服務電話,設立15個農機作業服務站,開展小麥機收作業供需對接。今年“三夏”期間,銅川市預計投入各類農機具近萬臺,完成機收面積31萬畝以上,確保小麥機收率穩定在99%以上,玉米機播率穩定在98%以上。
6月1日,在安康市漢濱區大河鎮先鋒社區秦葉情農業產業園麥田,收割機作業聲轟隆,農戶利用降雨間歇搶收搶運搶曬。“漢濱區農業農村局幫助協調收割機搶收,收割后的麥子運到安康眾城禾達農機農民合作社烘干,一天就可烘完。”該產業園負責人韋小川說。
6月3日,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關于做好小麥搶烘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充分挖掘現有烘干設施能力,最大限度滿足烘干需要,確保烘干設備應開盡開。陜西省財政緊急安排應急服務補助資金5610萬元,對小麥搶收、搶烘等應急作業進行補助,現已足額下撥到各市。
西安多措并舉,全面做好搶收存糧儲糧各項工作。該市對4000臺聯合收割機、7700臺播種機實施精準調度,充分發揮農機智慧化平臺作用,科學調度,逐村、逐戶、逐地塊開展服務對接,確保成熟小麥適時收獲。
據悉,5月下旬,西安市農業農村局兩次摸排小麥成熟期,依據小麥收割日期,制定搶收“作業圖”,調度收割機、旋耕播種機等“三夏”農機設備,按照成熟收割順序,提前調度機具到達指定作業地點。組織千名干部下沉一線,指導區縣、鎮街抓牢晴好天氣時機,協調機關大院、農村廣場及閑置廠房等室內外可利用空間,為農戶、種植大戶提供晾曬場地。在網上公布烘干服務點,為農戶和種植大戶提供烘干服務;同時下撥市級專項資金492.64萬元,加急采購65臺移動烘干設備。目前,西安市糧食日烘干能力從原來的5838噸提高至12353噸。
記者從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6月6日,陜西省已收獲小麥232.58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16.18%。累計搶播夏播糧食255.12萬畝,占預播面積的24.1%。落實各類晾曬場所總面積2853.48萬平方米,累計晾曬小麥44.39萬噸、243個烘干中心(點),累計烘干小麥1.72萬噸。 (經濟日報記者 雷 婷)
來源:經濟日報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